东莞市焜煌塑胶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塑胶原料
产品分类Product Categories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行业新闻

众塑联能否助高明塑料的涅槃重生?

发布日期:2017-09-13 来自:全球塑胶网

凤凰每500年自焚为灰烬,再从灰烬中浴火重生,循环不已,成为永生。
郭沫若以西方传说中不死鸟菲尼克斯的故事为蓝本,在诗歌《凤凰涅槃》里写下这句话。
此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便成为一个精神航标,指示着穷则思变、破茧化蝶的进取者的方向。
当前,全球经济深陷于多重剧变的突袭和围剿,传统产业发出声声哀鸣,引颈期待着自己的涅槃重生。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例子,来自高明的塑料行业。日前,佛山高明“众塑联”产业平台举行成立大会,该平台由28家企业共同投资1亿元建设,以“特色产业链+互联网+金融资本”为运作模式,力图打造中国首个塑料产业互联网平台型总部经济。
高明塑料曾在全国久负盛名,素有“北温州、南高明”的美誉,然而,成本增加、产能过剩、创新乏力、环保收紧……它也演绎了众多传统产业的命运写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新生的“众塑联”平台会赐予它新的生机吗?
高明塑料的30年浮沉史
如果给高明塑料行业的发展轨迹绘制一条曲线,我们会看见,它与30多年来中国经济跌宕在峰谷间的走势高度契合。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高明刚刚恢复建制,全县没有一寸硬底化公路,工业更是一穷二白。但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高明工业化迅速起跑,其中塑料、水泥等产业异军突起,在高明工业化初期挑起了大梁。
“当时高明塑料一厂、塑料二厂是全国有名的大型塑料生产企业,其中塑料二厂名气更大,旗下的‘雅洁牌’地板胶闻名国内,享有极高市场占有率。”谈及过往,高明区塑料行业协会会长曾铁球眼中闪烁着光彩。
在那个年代,塑料是高明的工业支柱和骄傲。1991年,高明第一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五年后的年产值就达到2.5亿元;1992年,高明第二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是当时国内专业生产各类PVC、PU系列塑料制品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可生产7大系列1000多个花色品种,一度名列中国企业500强……
正是这两家集团将高明塑料品牌推向了全国,奠定了高明塑料的江湖地位。
曾铁球当时就供职于沿江路的二塑集团,至今他仍记得,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挤爆沿江路的盛景。“产品完全供不应求,不少经销商拿着领导的批条排队都拿不到货。”曾铁球的这番话,道出了昔日高明塑料产业的辉煌。
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各地塑料新势力纷纷崛起,市场竞争越发激烈,高明两家国有塑料厂原有的优势不再明显,与佛山很多行业的国有企业一样,在2000年左右先后进行转制。
“一枝独秀”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塑料企业“遍地开花”。一批私营塑料企业迅速成长,让高明塑料产业迎来较快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今天的产业布局。曾铁球也是在那个时期选择下海开厂,成立了高明骏腾塑胶公司。
此后,几经沉浮,高明塑料一直作为传统支柱产业保持至今。但不可否认的是,直到今日,高明再也没有出现如一塑、二塑这种行业风向标式的龙头企业。反观同样位列高明四大传统产业的纺织服装和食品饮料行业,已经拥有溢达纺织和海天味业两大龙头引领。
去年,高明塑料生产企业税收超1000万元的共有3家,塑料行业整体税收尚不及食品饮料行业的一家龙头企业海天味业,塑企平均规模可见一斑。很多高明塑企都存在资金实力、研发能力、科研设备条件等方面较为薄弱的共性问题。
如果高明塑料想做大做强,抱团发展无疑是必然选择。早在2003年,高明塑料行业协会应声成立,高明塑企实现第一次抱团发展,打响“高明塑料”这张牌。2012年,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过来的高明塑企开始第二次抱团发展,联手建设佛山市塑料制品国际采购中心,并在之后打造互联网采购平台“万塑汇”,向电子商务转型。
改变已经开始,但进度却不尽如人意。“高明有100多家塑料企业,产业发展良莠不齐,尽管成立了塑料协会和万方商城,但如何在质量、标准、品牌,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去引领和整合行业资源,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我们走得还不快。”高明区区长梁耀斌直言。
目前,高明仍是广东塑料制品产量较大的地区之一,还曾两次获得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授予的“中国合成革产业基地”荣誉称号,但在当前市场供给过剩、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不段攀升,尤其是环保空间日益收紧的大背景下,高明塑料行业的光环还能保持多久?没人能给出一个乐观的回答。
转型升级的“众塑联”药方
时不我待,高明塑料不能再坐吃山空,必须开辟新的天地!可是,方向在哪里?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传统产业所面临的危机是系统性、生态性的问题,因此转型升级也要从整个产业生态入手,做生态性的转型。
这句话放在高明塑料产业上,格外贴切。
拥有人造革合成革产业相关企业近百家,人造革合成革产量约占全国的10%,产值占全国的18%,销量占广东省的70%,这一串亮眼的数据支撑起了高明人造革合成革区域冠军的荣耀,却不能掩盖行业整体所面临的问题:企业数量虽多,但以中小规模为主,研发实力有限;采购成本过高,缺少金融助力;物流成本增加,收益渠道单一……很多塑企因对转型升级欲入无门而陷入迷茫。
这种集体性的窘迫,以及对改变的迫切吁求,高明区政府在关切,并将目光瞄准了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典范——佛山市众陶联产业平台。
“众陶联”平台依托互联网服务,将各陶瓷企业的采购集中到平台上,实现采购方与源头供应商的直接对接,从而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提升产业效率和资源的集中率。目前该平台正分阶段扩展和完善,最终将形成物流、跨境电商、技术创新认证等一系列新业态。
3月10日,由高明区副区长叶敏坚带队,高明30家塑企负责人走进“众陶联”考察学习。“‘众陶联’推出2017年度行业聚合大订单,整合全产业链上下游力量,争取最低的采购成本和最高的收益回报,2017年订单达到241.73亿元。”当佛山众陶联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重光说出这组数据时,很多高明塑料企业家大为惊叹。
从产业平台的集中采购,到标准化操作,再到大数据分析,每了解一个环节的运作,随行的高明企业家仿佛就解锁了一种能够应对塑企发展困境的新技能。
“‘众陶联’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通过顶层设计将服务体系建成共享平台,整合全国陶瓷行业全产业供应链进行抱团合作实现发展目标,值得高明塑料行业学习。”考察过程中,叶敏坚提出,高明塑料行业具备良好基础,要结合产业实际,借鉴“众陶联”经验,做大做强塑料产业。
17天后,高明召开塑料行业转型升级座谈会,决定邀请“众陶联”的幕后操盘手蓝源投资集团作为合作方,通过顶层设计的“特色产业链+互联网+金融资本”核心路径,建设整合全省甚至全国塑料资源的产业平台。
经过多轮面对面的磋商,仅用三个月就签订“众塑联”产业平台发起人协议,五个月后平台正式成立运行,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表明高明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级化”的决心。
“金融对塑料企业创新的支撑力度不够,单个企业融资难是个大问题。”尚峰高分子科技行政副总经理叶东霞的一番话,道出了此前高明塑企遭遇的普遍难题,而这正是蓝源资本的看家本事。
作为国内知名的创新型综合金融投资集团,蓝源资本致力于产业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的专业化价值投资与产业链平台式垂直整合,先后打造了“众陶联”“众美联”“众家联”“众农联”等一批具有特色行业支撑的产业平台,其中“众陶联”被誉为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典范,“众美联”成立仅一年多就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
“与哪些传统产业合作,我们有几大考量标准:首先是这个传统产业面临非常严峻的转型升级压力;第二,优先选择规模大的行业;此外,还有政府的支持力度,企业家抱团的意愿等因素。”蓝源资本总裁宋焕军表示,高明塑料行业符合以上所有要素。
传统产业的高级化之路
在“众塑联”产业平台成立大会上,梁耀斌指出,这将是高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样板,高明区委区政府将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环境打造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融会着“互联网+”和金融资本双重元素的“众塑联”平台,显然承载了太多人对传统产业的期望。
放眼全国县域经济体,高明身居第一方阵,但它身上的传统行业特征十分明显。2014年,高明确立“421”产业发展新思路,提出优化发展纺织服装、石化塑料、金属材料、食品饮料四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可以预见,四大传统产业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势所趋,高明的传统产业如何提升发展质量,如何优化产业结构,直接决定着高明未来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发展潜力。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产业高级化”是高明必须迈过的门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应该把互联网带来的新思维和新方法融入传统制造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高明,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两大传统产业已经以“智能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重振昔日雄风。
走进海天现代化灌装车间,10条来自德国的智能化灌装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在这里,一条生产线每小时可罐装48000瓶酱油,而这个过程仅需要四五个工人操作。如此高效的生产效率,可媲美世界一流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
同样,智能化也让溢达成为传统行业里的不传统企业。自2011年,溢达研发出第一台自动化设备以来,溢达制衣厂梭织部自动化率已达到65%,针织部自动化率达到31%,均是行业内的最高水平。如今,在溢达制衣厂的生产车间,利用机械手臂自动验针、利用红外线技术自动裁片、将视觉识别技术运用到制衣与面料生产环节等均已实现。
金融资本助力下的“众塑联”产业平台,能否引起高明塑料产业新蝶变?
平台总经理林泽洪表示,“众塑联”将构筑供应链服务、供应链金融、云物流、O2O四大平台,以及标准中心、检验中心、智能中心、人才中心、大数据中心、研发中心六大中心的核心业务板块,通过集中采购、集中物流、集中融资、集中打品牌等,帮助平台上的企业降低采购、物流、融资、渠道经营等综合成本,并引入供应链金融服务让企业信用变现,带领企业跨越式转型。
乐观的人说,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众塑联”的目标不可谓不高远。按照发展路线图,第一年为“调整期”,将通过产业资源整合,对传统塑料产业的供应链进行深度优化并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整体效能提升;第二年为“提升期”,将努力实现整合全国塑料资源30%以上;第三年为“上市准备期”,将通过优化上市路径,做好上市前的综合评估,确保在成本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选择。
用蓝源资本资深总裁宋焕军的话说,“众塑联”要打造成中国塑料产业的“阿里巴巴”。当“力争形成中国万亿级细分市场行业垂直整合的B2B+O2O产业互联网平台型总部经济”“打造出一家超百亿级企业,努力成为金融资本顶层设计下的中国最大塑料行业投资控股企业”等雄心勃勃的话语出现在高明区经贸部门的案头文件里,很多人才猛然惊觉,这个长期以来在同城双星的耀目光辉下稍显沉默的县域经济体,已为一场厚积薄发的释放沉淀多时。
未来,沿着“传统产业高级化”路径,“众塑联”平台将集中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提升塑料行业绿色生产的比重,世人可以向高明塑料行业期待的,除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更有行业级的共享经济总部经济新模式、新业态。